
据北京日报报道,我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为38.3%,第三产业为54.6%。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
与中国出口额增长相对的是,中国在2023年对美出口额却下降了13.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贸易在许多领域优势互补,中方对美输出的商品物美价廉,是美国市场的重要支撑,而拜登政府将贸易政治化,对近三成的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处于不利地位,但美国的打压并未影响中国,受害的却是美国的普通民众。美方的对华“脱钩”图谋濒临破产,贸易制裁也并未影响中国的出口数据,这令部分美国政客丧失理智。
中美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的贸易往来尤其频繁,在前几年,中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但随着中国的崛起速度加快,却让美国看到了危机,于是2018年,美国打响了中美贸易战,规划了所谓的脱钩方针。在去年3月4日的声明中,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斯科特发起了一项呼吁,鼓励所有美国人对中国货品实施抵制。“我们必须始终记住,中国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他的言论旨在提醒美国民众,通过避免购买中国商品,可以减少对一个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的经济支持。
自从2016年以来,美国政府就不断在高新科技领域对中国凭空增加限制性措施,以求达到彻底扼杀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目的。但近些年来的事实却证明:美国失算了。尽管美国政府用尽了一切龌龊的手段打压诸如中兴、华为这样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但是我们还是用实际行动给了美国人一个漂亮的回击。
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ADB,下文简称亚行)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炒作的所谓中国正与全球经济“脱钩”的说法在整体上言过其实,也非常片面。亚行首席经济学家、亚行在经济问题上的首席发言人朴之水向CNBC表示,在全球化的层面上,这种“脱钩”叙事不成立,即使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8年挑起对华贸易争端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性也没有降低。
数据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去年大减20%至4270亿美元,中国进口的美国商品则减少4%至1480亿美元。要是从商品总额的角度来看则减少了17%,这个数据看上去十分吓人,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对华经济策略从高调且不计后果的“脱钩断链”,转向了有选择且循序渐进的“去风险化”,不再那么大刀阔斧,却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对一门心思想要摆脱对华“依赖”的美国来说,这17%的减少,堪称“喜讯”,但是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却着急忙慌地出来强调,不愿与中国“脱钩”。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中国美国商会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三届答谢晚宴上致辞时表示,美国希望继续与中国贸易,并不寻求全球两大经济体“脱钩”。对于伯恩斯来说,面对已在华投资以及准备在华投资的美国资本大佬,反而要安抚美国资本安心在华投资,强调中美之间的政治问题不会影响经贸合作,否则美国资本一旦发怒,必然要影响拜登追求连任的计划,毕竟没有哪一家资本会与能赚钱的市场过不去。
新年以来,拜登政府加紧了同中方高层对话,并着重推进了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往来合作。从年初来华访问的中美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代表,到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上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展开交流的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再到日前率团来京的美国商会会长克拉克,无不向中方释放了强烈合作信号。只不过美方的“诚意”,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拜登政府又开始上演“竞争不过就打压”老套戏码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对中国制造的汽车展开调查。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发布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接受该媒体采访视频,期间雷蒙多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对中国汽车发表惊人言论,例如声称中国制造的智能汽车可“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以及“假如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等。言论引发不少网友嘲讽,有人表示,“(这)似乎是一种模式,我们指责别人所做的正是我们自己正在做的。”
美军太空司令部司令史蒂芬·怀廷在美国国会参加质询会时表示,“美国严重依赖太空实力,但美国在这方面的优势正变得越来越弱,中俄则在以惊人的速度追赶美国,尤其是在反太空武器方面”。美军要想在与中国的全面对抗中获得胜利,首先就得消除美国国内的这种“社会干扰因素”。那么吹嘘中国的强大,渲染中国的“邪恶”,仿佛美国明天就要被中国消灭,让这些民众对自身安全产生焦虑感,当然就是让这些声音消失的最便捷手段。
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政府将对中国制造联网汽车开展国家安全风险审查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美方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意图阻碍中国汽车正常出口,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这位发言人说,近年来,美方对中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限制参加政府采购、出台歧视性补贴政策,现在又打着国家安全旗号,意图设置非关税壁垒,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会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未来的贸易政策将如何调整,不仅会影响到美国自身的经济健康,还可能重塑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贸易政策的未来成为其转型与再平衡的关键一步,它不仅对内部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将重新定义国际贸易的规则与合作的框架。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中美两国如何在各自的战略布局中寻找合作与竞争的平衡点,将决定着全球经济新时代的风向标。而在这场跨越太平洋的经济博弈中,每一步都牵动着世界的经济脉动,铸就着未来的历史。
